我常怀抱幻想,独自立在漫长的田埂之上,如同一颗乡村永不会成熟的孩子,于苍茫的黄昏深处回首,目光凝聚于那飘渺的炊烟。那些幼时的记忆,将炊烟与乡村的模样永远镌刻在我的心间,成为一幅不会褪色的画卷。
我以一颗诗意盎然的心,追忆那记忆中的炊烟:它是乡村未经雕琢的古朴之美。低矮的茅舍是炊烟温馨的摇篮,它轻盈而婀娜,踏着优雅的舞步,一步步升腾至无垠的天空。晚风轻拂过浓密的叶缝,洗去了烟尘中的沉重,为它吹奏起伴舞的旋律。还有那细语的呢喃流水,承载着炊烟对平凡生活的无限眷恋。回首间,似乎能嗅到炊烟中飘散出的农家菜肴的醇香。
在回忆中寻找自我,每当放学后的脚步匆匆穿越田野,掠过那些低矮的乡村老屋,心中最期盼的是自家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。因为,那炊烟的出现,意味着厨房里母亲的身影,和工作归来的父亲的面容。满心欢喜地跑回家,满屋的饭香扑鼻,烹饪的人也似乎染上了香气。"回来啦!"母亲的笑脸如花般绽放。这一声亲切的问候,仿佛打开了我心门的话匣子。是啊,童心永远活泼,总忍不住要将心中的喜悦与亲爱的家人共享。于是,一桌洋溢着乡土味的佳肴在欢声笑语中,在锅碗瓢盆的交响乐中完成。爷爷与父亲将木桌抬出,摆好饭菜,在温柔的晚风中,在乡村宁静的暮色中,享受这份团聚的温馨时刻。炊烟不再舞动于烟囱之上,而是化作菜肴上升腾的热气,少了些飘逸,却多了份柔美。回忆中,是家的温暖,爱的气息,是一抹挥之不去的芳香。
那袅袅炊烟,是一个温馨的故事,是一幅古拙的画卷,是一段如诗如画的时光。"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",被炊烟勾起的不仅仅是回忆,更有对那段乡村生活的深深依恋。
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:“燕子去了,有再来的时候;杨柳枯了,有再青的时候;桃花谢了,有再开的时候,但我们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了。”幸运的是,我尚能回望,回望中仍有那缕缕炊烟和其下的家人。如此,即使回望,也是满心芬芳,这一趟人生之旅,也算不虚此行。